谈到车辆养护时,

可能会有车主陷入误区。

有些误区不仅浪费时间和金钱,

甚至还会对爱车造成损害。

01

「不按时保养真没事?」

随意更改保养周期、不按规定周期保养车辆,

是常见的保养误区之一。

定期保养,就像人每年去医院体检,过多或过少都不好,要遵医嘱。一汽丰田售出的每一台车,都有随车的【保修手册&定期保养记录簿】。

比如,新车免费的两次回厂维护:

首次新车安全检查(简称首检),一般在新车购买后的5千公里或3个月内(两者中以先到者为准),有助于及时发现新车磨合或使用不当产生的问题。

第二次是免费定期保养(简称首保),一般在新车购买后的1万公里或6个月时(两者中以先到者为准),会免费更换发动机机油、机油滤清器、密封垫片、添加喷油嘴清洗剂以及车辆的全方位健康检查作业等。

这么设计,是为了大程度车主新车使用安全。后续保养周期和内容,【保修手册&定期保养记录簿】中都有详细说明。如果不按此进行车辆保养,那么:

◆ 提前保养,车主的成本增加:

提前保养,对车辆是好的,但这意味着没有到期限的提前更换,会增加回店的次数和零件更换的数量。对于我们车主来说,必然会增加用车成本。

如果车辆使用没有明显异常,即可按照【保修手册&定期保养记录簿】中的保养周期实施;如果车辆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使用,可以参考随车的【用户手册】或联系一汽丰田经销店,并根据提示定期保养就好啦。

◆ 延后保养,车辆的风险增大:

车辆中的各类油液一般都具有润滑、冷却、防锈等作用,在使用过程中油液会自然消耗减少、变脏、变质。

延后保养,意味着车辆使用时间增加,本应该更换的油液仍在超负荷运转,进而造成零部件工作性能降低,甚至过早损坏。

更为关键的是,与安全相关的零件,如轮胎、制动摩擦片等,超过磨损后更可能会引发故障和;发动机皮带、雨刷胶条、车身密封条等橡胶制品,随着车辆使用会老化变硬,如不定期检查或更换,会严重影响出行,危机驾驶者的人身安全。

02

「机油添加越多越好?」

日常保养更换机油时,

有部分车主认为“机油添加得越多越好”。

机油被誉为发动机的“血液”,具有润滑、清洗、冷却、密封、防腐等作用。机油过多或过少,都会对发动机造成不良影响。

◆ 导致油耗上升:

当机油过多时会增加发动机内部的阻力,导致油耗上升,同时还会加剧发动机的磨损。

◆ 加速积碳形成:

过多的机油还可能从气缸与活塞的间隙中窜入燃烧室内燃烧,从而形成积碳,随着积碳的积累,会增大发动机的压缩比,增加爆震的发生。

03

「轮胎气压越高越好?」

许多车主知道,胎压过低会增加油耗,

所以经常会把胎压调得过高。

胎压调整过高,危害非常大。

◆ 影响制动:

胎压过高,使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小,降低摩擦力和附着力,影响制动效果,特别是高速公路或湿滑路面行驶,极易发生打滑,发生。

◆ 影响操控:

胎压过高,会使轮胎硬度增大,高速通过坑洼路面时,冲击力可能会使轮胎鼓包、爆胎,极端情况下甚至影响方向控制。

建议定期检查调整胎压

「螺栓拧得越紧越好?」

日常车辆保养时,有车主认为,

螺丝拧得越紧越好,拧得越紧就越牢固越安全。

螺栓虽小、作用很大。

车辆中这么多零件组装在一起,大部分都靠螺栓。

但是,由于每个零件功用不同,工厂会据此设计每个螺栓的材质、规格、安装扭矩等。如果不按照标准拧螺栓:

◆ 连接的零件被损坏:

过大的扭矩,会导致零部件变形、损坏。

比如轴承,固定它的螺栓扭力过大,可能会导致轴承内部磨损加剧。

◆ 螺栓自身被损坏:

过大的扭矩,超出螺栓自身材质承受的范围,会发生断裂。

比如,轮胎螺栓/螺帽紧固扭矩过大,可能会使螺杆疲劳开裂,导致车轮脱落,危及行车安全。

05

「燃油“补品”越贵越好?」

作为“补品”的燃油添加剂,

有车主认为,价格越贵性能越好。

为了呵护爱车的发动机,车主在加油时,往往会考虑使用燃油添加剂。

但市场上,添加剂质量良莠不齐,价格高得离谱。

效果甚微还算好,如果对发动机造成损坏,反而得不偿失。

丰田专门针对发动机燃烧特性,研发纯牌燃油添加剂——喷油嘴清洗剂,经过技术部门的实验,能有效减少喷油嘴、燃烧室内的积碳,保护发动机。

每次保养,都建议进行添加,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、延长相关零件的使用寿命。

温馨提示各位车主,

切勿盲目跟风陷入误区,

掌握科学的用车养车知识,

才是车辆养护的正确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