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车主都有这样的经历:车子刚贴膜那会儿,后挡风玻璃干净清爽,看后视镜清清楚楚;结果几年后突然发现,后挡风玻璃膜开始鼓包、起泡了!
气泡从几颗小小的开始,慢慢发展成大片鼓起,严重的甚至遮住后视镜视线,不仅影响美观,更有安全隐患。
这时候你可能会想:“用了几年后,后挡膜起泡到底是怎么回事?是老化了?还是当初贴得不好?还能救吗?该不该撕了重贴?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?”今天,轮谷就来说清楚这个事,希望对我的粉丝们有所帮助。(如果对你有用,记得点赞,给轮谷一个反馈哦)
先上结论:
用了几年后,汽车后挡风玻璃膜起泡,多半是老化或脱胶造成的。小气泡你可以尝试用针轻轻扎个小孔排气处理,但如果起泡严重或影响视线,建议还是到专业店重贴新膜,避免损坏电热丝,这样更安全也更省事。
汽车贴膜并不是永久的,尤其是后挡风玻璃,本身就更容易起泡,主要原因有这几点:
冬天我们经常开后窗除雾,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电热丝其实会使玻璃局部高温,时间久了,膜胶层加速老化、脱胶,气泡就是这么鼓出来的。
后挡风玻璃不像侧窗那样平整,它通常有一定的弧度,这对贴膜技术要求更高。如果当年贴膜工艺不到位,用久了就容易起边、鼓泡。
很多人不知道,汽车膜也有“保质期”:
起泡不等于就要撕膜重贴。你要先分清是什么类型的泡,再决定该不该处理、能不能修复,以下是我总结的气泡类型、表现特征以及建议处理方式:
答案是:小气泡、数量少的,可以简单自救。
但条件是:
你可以这样操作,具体步骤如下:
注意事项:
用了几年后膜起泡,大多数时候是老化+粘胶失效,下面这些情况建议不要自己动手:
自己撕膜容易留下胶渍,更危险的是,如果你一不小心撕断了电热丝,后挡风玻璃的除雾功能就彻底报废,修都没得修,只能换整块玻璃,代价太高!
专业门店通常会这么操作:
这套流程,非专业手根本操作不了,建议你务必去正规门店做处理。
为了让你新贴的膜不再“重蹈覆辙”,请牢记以下几点:
你对照下面这张表就能自己判断了
后挡膜起泡几乎是每台车都会遇到的情况,特别是在用了几年之后,老化、鼓包是必然现象。
关键是:不要忽视、不要自己乱撕,更别凑合用!
尤其当气泡已经影响你看后视镜时,那就不是小问题,是安全隐患!
去专业门店撕膜 + 重贴一张好膜,其实并不贵(几百块搞定),但却能换来几年安心的用车体验。